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桂林会展新闻> 《桂林老板路》上柜引出好多新板路

会议小助手

《桂林老板路》上柜引出好多新板路

《桂林老板路》上柜引出好多新板路    自去年11月9日上柜后,史料读物桂林老板路>>一书引出了很多新板路,不仅成了亲友馈赠的“产物”,还连续几周上了本市图书销售排行榜榜首。这是记者昨日从桂林书城等相关渠道了解到的信息。 《桂林老板路》是一本桂林老百姓聊天时讲述桂林民间旧趣闻、老故事的书,还在编书的时候就很受市民的关注,首发式那天是下午上柜的,半天就读了差不多100套。图书上柜后,一度成为市民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还有大学校园、网络博客、学术论坛,都能听到人们在谈论这本书。书城有关负责人高书记者,那么多人长时间群聊一本书,这种现象他们也很少见到。 还有更鲜的板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的读者买这本书不仅用来阅读和收藏,还把它当作“特产”赠送给亲友。春节时,桂林工学院一位姓吴的副教授一下子就买了4套,分别赠送给自己在上海、北京等地的亲友。而70多岁的马老先生,儿子是留美经济学博士,在美国波士顿工作。他把这套书作为礼物寄给孩子,希望他们不要忘记家乡习俗,不忘自己的根。这本书也得到了在桂林工作的外来“移民”的喜欢,认为是一本了解桂林民风民俗的科教书。 读者的喜爱让这本书的作者、编者都很感欣慰。据了解,当初策划出版这本书时,大家都认为这是丰富桂林历史文化内涵的一件大好事,从编排到装帧印刷都铆足了劲要做成精品。尽管热心公益事业的有关单位给予了热情的赞助,但从主编,编委大文字和插图的作者都没有要一分钱报酬,连为这本书题词的著名书法家黄云,著名书画家,百岁老人阳太阳打的饿也是义务工。同时,出版社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喜欢归喜欢,读者也提了一些改进意见,认为桂林历史文化这么丰富,这本书还有很多东西没有收集到,希望编者、作者能进一步挖掘整理,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