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漓江特别报道]关注:毛竹林能涵养水源吗
来源网站:2 发布日期:2007-06-13
[走漓江特别报道]关注:毛竹林能涵养水源吗
-
2007年6月12日
毛竹的根系主要在浅土层横向延伸,往深土层延伸的并不多,所以固土能力较差。
志愿者 张瑞泉 (硕士) 广西植物研究所 6月6日至6月10日,我们实地考察了漓江源头及华江林区,从考察的情况来看,源头林区的毛竹林主要分布在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的边缘,与保护区交接的农民经营了大面积的毛竹林,毛竹现已经成为了漓江源头区域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毛竹林主要分布在海拔350-700m,在海拔700-1100m的山谷中亦少量分布。毛竹林相对天然林,具有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茎根系统发达的特点,由于其根主要在浅土层横向延伸,往深土层的延伸并不多,这就使竹林的固土能力比较差。另外,竹子的吸收土壤养分的能力比较强,再加上化肥的过量使用在一定的程度上加重了土壤退化的速度。而同时,由于毛竹的上层枝条不发达,上层的冠幅小,不利于竹林上层对雨水的截流;毛竹枝条、毛竹叶子的腐烂速度慢,回土能力差,不利于竹林枯枝落叶层的增加,枯枝落叶层的生产量直接影响到土壤质素的改善,毛竹林的枯枝落叶层的生产方面远比不上天然杂木林。
竹林下层生境单一,植被不丰富,这是漓江源头毛竹林区目前的状况。我们虽然在竹林中也发现了一些小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群落,但由于毛竹林多为关乎农民利益的人工林,往往会被人为除去这些小乔木、灌木和草本层的植物,这也带来了毛竹林的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也远低于天然杂木林。在环环相扣的生态链条上,这就更不利于地表径流的延缓。加上定期的翻地施肥:一方面进一步加重了水土流失,一方面过量的施肥,易增加竹林中地表层水流的富营养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流域下游的水体的富营养化。
林地作为地球之肺,在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并能促进土壤质地和养分的改善。不管是天然林、灌木林和人工林,荒地的水土流失指数是林地的4.5倍至58倍,林地可以减少下游河流的泥沙淤积和延缓地表径流的速度,由于裸地没有枯枝落叶和土壤之吸水能力较低,裸地的保水能力因而也大幅削弱。
森林具有重要的保水涵养水源的能力是基于植被的海绵效应,主要表现为:森林能增加降水量及雾气;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枯枝落叶和泥土两层最能保持水份;地表丰富的植被能延缓地表径流。
生长良好的植被群落具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生长于地表的地表植物层,以及成长良好的枯枝落叶层。
当降落到森林中的雨水,首先落到乔木的林冠层,一部分由于林木的枝条、叶子、树干表面吸引和雨水的重力的均衡作用而被吸附着,这部分水称为林冠截留水,约占降水量的10%-30%,当雨滴汇集扩大到重力超过树体表面吸附力时,即从林冠落到林地。从林冠下落和透过林冠直接降落到林地的雨水其中一部分又被枯枝落叶层吸附,称枯枝落叶截留水,一般枯枝落叶层吸水量可达本身重量的2-4倍。林冠和枯枝落叶截留水在降雨停止后,就会逐渐蒸发散失到大气中去。透过林冠和枯枝落叶层后的降水大部分直接从土壤孔隙渗入到土层中,渗入到土层中的水量主要决定于土壤的孔隙度。土壤的孔隙度决定于土壤中的根系、腐烂的根的孔穴、小动物的洞穴这些孔隙吸水后主要受重力作用的支配,慢慢下渗,直到不透水层才会从岩石中出来。
这些孔隙是土壤涵养水源的关键,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越高、结构越好,则土壤孔隙越大数量越大储藏的水就越多。森林中土壤的孔隙度远大于无林地土壤的,杂木林的土壤孔隙度远大于毛竹林的土壤孔隙度,因此森林的土壤的储水量远大于无林地土壤,杂木林的储水量远大于毛竹林的土壤储水量。
互动:漓江源头一定要保护好!
“走漓江”采访团报道了漓江源头居民的生活现状后,市民和网民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市民杨小姐:大范围的种植毛竹是不是有些不妥?虽然我不是专家,但我认为最自然的形态应该有多种植物,而不是单独只有毛竹一种。
网友“bongbong”:我很佩服刘玉!他用自己的血汗钱让绿洲再生!所有喝漓江水的人都应该记得他!
网友“之之之”:好几年前我也去过猫儿山,到过漓江源,见到过护林员,他们的确很辛勤,他们为母亲河作出了无私的奉献,我们的漓江才有现在的美丽,如果再有人破坏,他将是历史的罪人。我天天在关注着“走漓江”的报道,但愿不要看到令人伤心的消息。勇士们,多保重!不但是为你们自己,更是为了桂林人民。
网友“山水清音”:现在一个严峻的而且是不容回避的事实是,漓江的生态环境正在受到威胁。保护漓江不仅仅是补水问题,更重要的是保护生态环境问题,是禁止在猫儿山核心区开展任何旅游活动,并且对保护区范围加强规划保护的问题。
市民诸葛女士:漓江沿岸的“地笼”非常猖獗,特别是上游,我自己就去看过,有关部门打击了很多次都没有杜绝,建议走漓江的团员多关注一下。
网友“泪水的尽头”:我是在桂林土生土长的,我也很想参加你们的活动。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你们叫上我,让我也为我们的母亲做件事吧!
网友“Helenzhao”:发掘了不少有意思的东西,以小见大,不虚此行!记者 阳翔
上一篇:再也不穿高跟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