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桂林会展新闻> 提升公民素质,倡导文明旅游

会议小助手

提升公民素质,倡导文明旅游

提升公民素质,倡导文明旅游 -黄瑶  “中国人,便后请冲水”,“请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这种仅以简体中文标出的警示牌,正在中国人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国——法国、德国、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地频现。当大批游客成为中国的最新出口品时,“中国人”却成了不文明、粗鲁的代名词。 乱丢垃圾,坐公交车抢座,排队加塞,大庭广众脱鞋脱袜、赤膊袒胸,吃自助餐多拿多占,遇有纠纷恶语相向……从网上征集的10类“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常见不文明行为”,以上行为全部榜上有名。     旅游是什么?为什么要旅游,也许大多数人仅仅是想着放松心情增长眼界,殊不知旅游也是一种文化,有关资料显示,去年全国赴境外旅游人次竟达3200多万之巨。中国人正将自己的足迹印到世界更多的地方――截至目前,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国家已达79个;也用点点滴滴的言行,在世界面前勾画着中国人的形象,中国的印象。 许多人津津乐道于发达国家游客对环保和公共卫生的重视,对交通规则的遵守,对文物的爱护,殊不知这些都是他们从小、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 很难想象一个在日常生活中从不随地吐痰的人,会在旅游时撒野;同样,一个平常随便惯了的人,如果在非常场合强加约束检点,当然并非不能做到,但一来强自矫饰,不免难受,二来一不留神,便会露出常态。 其实,中国游客在海外较多的不文明行为,根源在个人意识上,我们口头上都大喊着环保,文明,却很少有人真正去领会其含义,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不论从法律法规上,还是道德舆论上,对一些“小节”规范得不足,注意得不够,未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形成“文明可贵,不文明可鄙”、“文明走遍天下,不文明寸步难行”的共识。我们的学校教育,抓文化学习硬,抓文明素质软,没有平常的文明生活,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又怎能强求在海外的文明旅游?  泱泱礼仪之邦,如今却为文明烦忧,身为中国人应该感到些许惭愧了吧,然而培养文明游客,却任重而道远,文化是蕴涵在民众心里的事,要真正成为一个文明的游客,仅靠一项多少有点“应急”味道的“行动”是不够的。旅游中的陋习,其实都是生活中的陋习。不矫正平时不讲卫生不守秩序的行为举止,指望当游客时成为彬彬有礼的绅士,是绝无可能的。因此,集中纠正旅游中的“丑”行固然重要,加强公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文明公民,则更为基本。我们应该以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为契机,在更“基本”的事情上下更多的功夫!  有让世界心向往之的民族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而且这种创造常常会让本民族的文明水准获得大幅提升。出国旅游是经济水平提高的表现,物质丰富了,人们不应忽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如果连走出国门的人都做不到举止文明,那么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时,国际人士来到这里将会看到些什么呢?      (旅游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