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红色旅游景点
来源网站:2 发布日期:2007-10-22
2007年10月19日 作者:廖国一 付广华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曾三次途经桂北地区。 红七军从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前往井冈山、 红六军团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 中央红军北上三次过境给桂北留下了许多著名的遗址、遗迹和遗物。
灌阳县
红军标语墙 位于文市镇田心村、水车乡夏云村境内。民居墙上有“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红军是抗日的武装”、“中国有力抗日,只有国民党卖国贼才说中国无力抗日”,“全国民众总动员为保卫中国而战”等标语。
文市红军亭 位于文市镇灌江上游东、西两岸,为清代晚期建筑。1934年9月及同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曾两次从此处通过。
新圩阻击战战场旧址 位于新圩乡枫树脚、杨柳井一带,此处为都庞岭山脉之一。
杨柳井红五师指挥部旧址 位于新圩乡杨柳井村旁公路边,1934年11月28日,红三军团第五师曾把指挥部设于此。
红军战地医院遗址 位于新圩乡下立湾村村前,为全村公用祠堂,1934年11月,新圩阻击战中受伤的红军曾在此接受救护。
红三军团司令部旧址 位于水车乡宾家桥村,名叫“九如堂” 。
红七军司令部旧址 位于文市镇王道村,现仍保存完好。1931年1月5日凌晨,邓小平率领红七军驻于此。
酒海井遗址 位于新圩乡境内,离下立湾村不远处。为一天然地下井,通河道。当年,曾有100多位红军伤病员被民团扔进井下 。
灌阳县文物管理所 位于灌阳镇上。该所收藏有一批红军遗物。
全州县 红七军前委会旧址 现位于全州县县城十字街东北角,旧居原为马王庙 ,始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1931年1月,红七军领导人邓小平等人在此召开具有深远意义的“前敌委员会会议” 。
脚山铺阻击战战场遗址 位于才湾镇脚山铺附近,。红一军团在此阻击湘军。
湘江之滨的凤凰嘴、大坪、屏山渡口是当年红军长征经过之地。
兴安县
界首红军堂及渡口遗址 位于界首镇,濒临湘江, 原为祭祀天、地、水的三官堂庙宇,朱德总司令曾在此指挥渡江战斗 ,建国后改名为红军堂。界首渡为湘江沿岸重要渡口之一,中央军委一纵队、二纵队以及红三军团都由此通过。
千家寺红军标语楼 华江瑶族乡千家寺吊楼墙上有18条红军标语。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位于县城西南狮子山,是1994年为纪念红军胜利突破湘江60周年而建。现已被定为国家级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
老山界 位于华江瑶族乡与资源县两水苗族乡塘垌之间的猫儿山山脊上,海拔1800多米,岭陡峰峻, 十分艰险。 现已在当年二纵队过界的高峰观景处,立有陆定一《老山界》一文的碑刻及纪念碑亭。
光华铺红军烈士陵园 位于界首镇大垌村桂黄公路西侧光华铺碗盏岭上。墓侧分立杨成武、张爱萍、张宗逊、张震等6人题词。
光华铺阻击战战场遗址 位于界首镇桂黄公路边,红三军团在此阻击桂军。
界首红军烈士墓 位于界首镇城东村和兴田村,是建国后为埋葬在湘江战役中牺牲的红军战士而建的。
文家洞红军标语 位于金石乡境内的文家洞自然村,离乡政府驻地4公里。
为湘江沿岸重要渡口之一,中央军委一纵队、二纵队以及红三军团都由此通过。
资源县
凤水村红军标语 位于资源县两水苗族乡凤水村周游原大院 。
龙胜各族自治县
龙坪红军楼 位于平等乡龙坪寨,为侗族特有的四角塔形鼓楼。1934年12月10日,无伦次周恩来、邓发等领导人在此寨鼓楼指挥红军救火。
太平村红军洞 位于平等乡太平村上舍下路溪山上。1934年12月,红军长征途经此地时,红一方面军第九军团一个排32名指战员为了掩护主力部队过山,被敌人包围在森林里。太平村下路溪瑶族农民沈再德、沈再富两兄弟知道后,冒险带这个排的红军同志到山洞中藏起来,避开了敌人的搜剿。
平等红军烈士纪念塔 位于平等乡平等村北,对河小山丘上,修建于1975年10月1日。
潘寨红军桥 位于伟江乡潘寨村伟江小河上,重建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934年冬,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此地,红军战士被当地苗民抬到桥上养伤。
芙蓉戏台红军标语 位于马堤乡芙蓉村西戏台上之右侧屏风 。
马堤红军烈士纪念塔 位于马堤乡牛头寨的万人界山上。 光明岩红军标语 位于泗水乡周家村北。
才喜界《颂碑》 位于建新村公所才喜界附近。 瑶胞当年在才喜界观音顶的石壁上摩刻颂诗一首并记:“朱毛过瑶山,官恨吾心欢。甲戌孟冬月,瑶胞把家还。时遇恩人朱德、周恩来、毛泽东、彭德怀。黄孟矮,乙亥正月。”
下一篇:中国十大自虐徒步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