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桂林会展新闻> 靖江王陵一望柱疑遭破坏断掉 桂林警方调查

会议小助手

靖江王陵一望柱疑遭破坏断掉 桂林警方调查

桂林靖江王陵素有“岭南第一陵”之称,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代藩王墓群,更为桂林添加了厚重的文化气息。

  但近日有市民反映称,位于王陵西南区,茶叶科学研究所附近的陵区里,有一根望柱不知为何断成了几截,被杂草遮盖。“会不会有人故意搞破坏或者想盗窃文物?”不少市民表示担忧。

        现场:望柱成“断柱”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民告诉记者,在茶科所附近的温裕王陵区,有一根保存比较完整,高约4米的望柱。“这根望柱上雕刻的盘龙十分精美,其仿制品还陈列在靖江王陵博物馆里。”可前段时间,他发现原本高高耸立的望柱“消失”了,仔细一找,原来望柱已断成几截,倒在地上,被杂草盖住了。这名市民认为,“从表面来看,不像是自然损坏的,应该是人为破坏的。”

  11月23日上午,记者几经周折来到现场,看到有几对石刻雕像坐落在草丛中,由于草木太茂盛,三米多高的石像立在那里也只能看到其胸部以上。在一名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找到断掉的望柱。

  柱身底部起固定作用的椎状物已与基座断开,柱身断成了三截,隐约能看到纹路刚劲的龙身。而旁边的石人、石兽等都是完好无损。

  “断了好久了,草太深,很难找。”带路的村民说,经常有旅游团来这里参观,他印象中的望柱应该有一对。“另外一根早就没了,我们也不知道这根望柱是怎么断的,从破坏来看,会不会是有人打算将望柱分段运走。”这名村民说。

         部门:警方已立案调查

  “前段时间,我们工作人员在巡山时已发现了这一情况并向警方报案,警方目前正在调查中。”针对这一问题,靖江王陵文物管理处的相关人士表示,靖江王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处一直严格遵循每天巡查制度,并请周边居民协助监督管理,以确保文物安全。

  但由于靖江王陵墓群范围广,而巡查人员有限,不法分子可能会有机可乘。至于这根望柱是自然损害还是人为破坏,目前无法判断。管理处计划待公安部门破案后,再开展修复工作。

  据介绍,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盗掘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专家:加强文物保护

  桂林市博物馆的一名专家介绍说,望柱也称华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物,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的望柱为桦木制作,立于交通要道作为识别道路的标志,同时又具有纳谏作用,后演变为权力的象征。靖江王十一陵中皆有望柱,且置于陵园内首位,其造型的演变从素八面柱顶桃到素八面柱顶兽到柱身盘龙,成为靖江王陵神道石雕分期的标志。

  “太可惜了,这么珍贵的文物竟被弄成这样?”看了记者拍摄的现场照片后,这名专家说,望柱是靖江王陵墓群的一部分,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虽然是石制品,但由于年代久远、自然风化等原因,柱身较易断开。如果要修复需用高科技。“希望有关部门能立即采取妥善措施,对它进行保护和修复,以避免国家级的文物遭受巨大损失。”

 

本文来源: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 作者:记者徐超 苏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