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桂林会展新闻> 日环食下月15日驾临 桂林可看到缺口夕落

会议小助手

日环食下月15日驾临 桂林可看到缺口夕落

不少市民至今还在回味7月22日全民观日食的壮观景象,全程2个多小时的日偏食让市民们大饱了眼福。下个月15日,市民将有机会再睹日偏食风采,上次没看到日偏食的市民这次可不要再错失良机了。

         日环食时隔22年光临我国

  “日食又来了!”这个消息让全国的天文学爱好者兴奋不已。与7月22日日全食有所不同,这次我国将看到的是日环食。

  据桂林天爱有家天文学俱乐部负责人贾鲁忠介绍,2010年1月15日,也就是一个月以后,我国部分地区将可以观测到日环食。“这次日环食从云南省进入中国,环食中心带划过大半个中国,从山东烟台入海。”此次日环食的环食带从印度洋经缅甸进入我国,宽度约为500公里,地处环食带的我国省市有云南、四川、贵州、重庆、湖北、湖南、陕西、河南、安徽、江苏和山东。

  “日环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云南省将达到8分12秒,持续时间最短的山东省也有6分多钟。”贾老师说,这次日环食持续时间长、我国可观测省市多,在不到一年时间内连续出现日全食和日环食也很罕见。据天文资料记载,我国上一次出现日环食是在1987年9月23日,已经时隔22年。

  贾老师介绍说,日环食的产生是因为处在远地点一带的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月球在远地点时从地球看上去面积较小,比近地点满月时小约10%,所以这时月球就不能全部挡住太阳圆面,形成了日环食。”从地球上看,太阳的中间变黑,边缘却发出耀眼的光芒,如同镀了一圈金边,非常美丽。

        桂林日偏食“带食而落”

  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我市这次和7月22日一样,只能观测到日偏食。“不过市民也不用太过遗憾,”贾老师说,“与7月22日的日偏食相比,这次的日偏食不仅持续时间更长,而且还将出现少见的‘带食而落’。”

  据贾老师计算得出的预测数据,我市日偏食的初亏时间将出现在1月15日15点25分,食甚时间在16点45分,复原时间为18点6分。持续时间达到2小时40分,比上次的2小时28分长12分钟,太阳被遮挡的面积与上次相当。“由于复原时太阳已平地平线,届时市民将可以看到带着‘缺口’的夕阳落下的美丽景象。”

  与7月22日上午出现的日偏食不同,这一次的日偏食是下午到日落时分,因此贾老师建议想全程观测或拍摄的市民,最好选择西方无遮挡的地点。

         观看和拍摄日食应使用滤镜

  “这么好的日环食观测机会,桂林的天文学爱好者们当然不会放过。”贾老师说,他们已经在筹备“日环食之旅”,准备到日环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云南省大理市观测日环食。“到时候来自全国各地的天文学爱好者和专家将在大理相聚。”

  贾老师提醒市民,观看日食还是应该使用能过滤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专门的滤镜,“胶片、墨镜等无法过滤太阳放射出来的红外线和紫外线,仍然可能对视网膜造成伤害,使用望远镜看日食也要前置滤镜。”

  我市摄影爱好者们曾争相拍摄7月22日的日偏食,并把自己的作品上传到了桂林生活网上,桂林网友拍摄的日偏食照片还抢占了当天新浪博客的头条。贾老师说,拍摄日食时如果用相机直接对着太阳对焦可能会损坏相机成像元件,拍摄时应该使用减光膜或滤光镜。“由于日食从初亏到复原时间较长,所以拍摄时应使用三脚架,按拍摄者的需要每隔一定时间拍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