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漓江“四化”工程启动 上万市民植树
来源网站:桂林晚报 发布日期:2010-03-12
3月的桂林,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到了一年植树绿化的大好时节。昨天上午,我市17000多干部群众和部队官兵在漓江沿线的阳朔、雁山、灵川、兴安及市区段同步开展植树造林、共同启动“桂林百里漓江绿化、彩化、花化、果化工程”(以下简称百里漓江“四化”工程),以此迎接全国第32个全民义务植树节的到来,共同掀开2010年我市生态建设和造林绿化的新篇章。
市委书记刘君、市长李志刚、市政协主席粟增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韦广雄等四家班子领导出席了百里漓江“四化”工程启动仪式,并参与了植树活动。
漓江阳朔段是漓江的精华,当仁不让地要成为百里漓江“四化”工程的主角,工程启动仪式主会场就选择在了阳朔镇杨梅坪村举行。当天上午10点多,启动仪式刚一完毕,来自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部队以及相关单位的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一起卷起袖子、拿起铁锹,热火朝天地展开植树活动。大伙一边栽树,一边向林业工作人员询问着种植树木的要点、树木的生长特点等等,大家植树的热情在谈笑风生中一路高涨。
在位于溶江镇龙源村委东田屯的兴安分会场,记者看到,写着“激扬青春风采,建设绿色魅力新兴安”、“植树利国利民”等字样的横幅迎风招展,大家递树苗—栽种—填土—踩实—浇水,任务分工明确、动作干净利索。当地一位姓戴的村民笑道:“要想富,多种树,树林多了,才能山清水秀。”说着便又干起活来。虽然大家满手是土,浑身是汗,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当天,百里漓江“四化”工程的雁山、灵川以及漓江市区段植树点也是一派热闹场面。据市林业部门统计,工程启动仪式的5个点一天共栽种各类树木、果木、灌木19万多株,多为凤尾竹、垂柳、夹竹桃、木芙蓉等,不仅可使漓江两岸的绿量增加、色彩更分明,对保持水土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植树现场花絮还真不少
参加植树的群众干得起劲,附近村庄的村民们也没闲着。百里漓江“四化”工程灵川分会场启动仪式在灵川镇灵宝村委五七排自然村渡滩头举行,村民蒋明科和同伴们看见大家植树十分辛苦,自己也插不上手,便立刻回家烧了开水、拿起一盒茶叶,用扁担挑到了植树现场,“来,大家喝茶喽!”蒋明科大声喊着。他告诉记者,家门口这块渡滩头荒了很久了,现在终于种上了绿树红花,不仅家门口漂亮了,以后出来放牛也有个乘凉的地方。
在漓江市区段沿岸的植树点,记者碰到了一群来自桂林师专政治与社会学系的同学,前几天他们就开始与市园林局联系参与植树节活动,根据安排,全班47位同学上午9点多就到了漓江边。尽管江边泥土很硬,但在园林专家的指导下,这些年轻人还是种下了不少夹竹桃和柳树。
班长梅莉同学说,为了保证种下的小树能够成活,这个班的同学每一周都会选一些代表到江边看看。“将来我们毕业了,会把这份责任交给学弟学妹,通过一届一届的传递,把爱绿、植绿的意识传承下去。”
如果说桂林是中国的一张名片,那么漓江就要算是桂林的名片了。近几年,我市不少专家学者发现,漓江沿岸,特别是阳朔段,虽然整体植被状况较好,但仍有少量断带现象,沿线绿化植物亦存在品种搭配欠佳和色彩比较平淡,沿江可视面现有的彩化比较零星、相对分散以及沿岸农业产业结构亟需调整等状况。
秀美山川、良好生态是桂林的宝贵资源,也是桂林的核心竞争力。实施百里漓江“四化”工程目的就是有效改善漓江两岸的自然景观,使沿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实现沿线农民持续增收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百里漓江“四化”工程北起兴安、南至阳朔,计划在这片区域的漓江沿线,通过种植凤尾竹、垂柳、红枫、碧桃等常绿或彩化乔木,紫薇、黄槐、木芙蓉、三角梅等彩化灌木以及果用桃、李、橙等,解决漓江沿线绿化植物品种欠缺和色彩平淡等问题。工程遵循以营造风景林为主结合自然风光的原则,预计要在3-5年内初见成效。
植树小贴士:
1.裸根苗定植前必须用黄泥浆浆根;
2.把苗木安全放到定植坑旁后,细心把苗木的捆绑物解开;
3.将苗木人为造成缠绕、弯曲的根须、枝叶自然理顺好后轻轻放入定植穴,苗木泥团表面与种植地面在同一平面或稍低即可,扶正苗木,苗木主干必须与地面垂直;
4.在苗木泥团四周填充细土分2-3层踩紧压实,特别注意土球底部不能架空,最后再覆盖一层松土,覆土以高出移植土3-5厘米为宜;
5.种植好后淋足定根水,大苗至少一次淋足25公斤水;
6.定植好的大苗必要时需用竹木进行支撑。
下一篇:一饭店老板漓江堤岸放养羊群被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