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十一”黄金周桂林市旅游情况综述
来源网站:桂林生活网 发布日期:2010-10-09
本次“十一”黄金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旅游行业和各相关部门以“品质旅游、欢乐休闲”为主题,贯彻落实41号文件精神,紧密结合全行业阶段性重点工作,突出抓好质量保障,努力体现假日特色,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过一个安全、祥和、健康、欢乐的“十一”长假。全市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再创历史新高,无一例旅游安全事故和大的旅游投诉发生,全面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国庆长假产出了黄金效益。
一、基本情况
(一)全市旅游接待情况
1.“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5.01万人次,同比增长18.89%;实现旅游收入8.18亿元,同比增长27.02%。
2. 主要景区(点)接待情况:漓江游览接待6.84万人次,同比增长4.38%;王城景区接待2.92万人次,同比增长6%;世外桃源景区接待3.1万人次,同比增长13%;“印象•刘三姐”接待5.06万人次,同比增长30%;龙脊梯田景区接待4.59万人次,同比增长30%;乐满地景区接待5.45万人次,同比增长40.12%;银子岩景区接待5.47万人次,同比增长22.30%。
3.旅行社接待情况:共接待游客7.99万人次,同比增长26.22%
4.住宿设施出租情况:累计平均出租率70.65%,同比增长4.44个百分点,其中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为70.81%,同比增长0.46个百分点。10月1日至5日,阳朔住宿设施、漓江游览“印象•刘三姐”异常火爆,出现“一床难求”、“一票难求”的局面。
(二)交通运力情况
1.铁路:累计抵达315车次,累计抵达旅客11.57万人次,同比增长0.26%。
2.民航:由于航空运力大量调至华东地区,桂林各航班压缩,导致抵桂航班同比减少10.49%,累计抵达航班494班次,累计抵达旅客5.8万人次。
3.公路:累计抵达4154班次,累计抵达旅客8.85万人次,同比增长0.68%。
(三)商贸销售情况
从桂林商厦调查情况看,其中微笑堂商厦累计实现零售额7682万元,同比增长20.2%;百货大楼累计实现零售额2275万元,同比增长23.64%。
(四)餐饮经营情况
从餐饮企业调查情况看,玉满大酒楼累计营业收入10万元,同比增长3.84%;新九龙酒楼累计营业收入27万元,同比增长54.29%。
(五)旅游服务质量情况
黄金周期间桂林旅游服务整体质量较高,游客对桂林旅游的满意率达到97.95%。
(六)旅游安全及投诉情况
黄金周期间全市旅游市场秩序良好,无旅游安全事故和旅游服务质量投诉,无游客群体性上访投诉事件。
二、本次黄金周特点
1. 火爆人气再创桂林黄金周旅游历史新高。“十一”黄金周,进出桂林各个旅游热点县区、热点景区的人头攒动,住宿设施全面爆满。阳朔县呈现井喷现象,县城和景区乃至乡村道路上,全是车流、人流,不少路段出现严重堵车现象。龙胜县所有旅馆爆满, 龙脊景区达到最高日接待量。无论市区还是县里,无障碍旅游大巴、自驾车和自助游客剧增,呈现出城乡互动、游客成分多元等整体兴旺景象。漓江、乐满地、王城、冠岩、古东、银子岩、世外桃源、义江缘、灵渠、龙胜温泉、资源丹霞温泉等景区游客量均创历年国庆黄金周同期新高。火爆的人气使得全市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2. 全市国庆旅游活动氛围浓厚。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全市各党政机关、各企事业单位通过升国旗、挂横幅、拉彩旗、等方式积极营造国庆节日氛围。市园林部门动用了20多个品种的鲜花共计30多万盆,着重装扮市内的城市主干道、主要旅游通道、交通节点、公园景区及街区。桂林街头姹紫嫣红的鲜花、行道树上悬挂的喜庆灯笼、路灯杆上飘扬的国旗,让市民感受到了喜庆热烈的节日氛围。各县区都根据本地特色与旅游资源,结合国庆主题开展了唱红歌、升国旗、展成果等一系列弘扬主旋律的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3. 黄金周旅游市场安全有序。各县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黄金周旅游工作,主要领导亲自坐镇一线,现场办公解决问题。阳朔、龙胜、雁山等县区摸索出一套应对游客剧增情况的成功应对经验,阳朔县和龙胜县均出动了武警到景区点维护秩序,阳朔县还组织了280名机关干部上路疏导交通。旅游、公安、海事、交通、工商、漓管等部门领导坚守一线,联动协作,严防死守漓江游览安全防线,确保了全市旅游良好的市场秩序。旅游质监部门全员加班,坚守岗位,随时受理投诉和出动,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交警部门合理调度安排警力,疏导和维持交通秩序。运输企业积极行动,确保黄金周运输畅通。公安、特警、武警联合开展武装巡逻,确保节日期间良好的治安秩序。黄金周期间,全市旅游市场秩序良好,无安全事故和旅游服务质量投诉。
4. 假日旅游产品供给丰富。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我市根据市场需求推出了观光体验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健身康体旅游等产品,倡导健康有益的假日休闲生活。同时积极引导乡村游、自驾游、探险游、自助游等个性旅游活动,满足广大游客多样化出游需求。各县区还将旅游与文化深度结合,开展旅游专题活动、节庆活动,挖掘丰富多彩且寓教于乐的节日文体活动,丰富节日生活。
5. 桂花成为桂林又一张旅游名片。近年来,桂花不仅作为桂林园林绿化的“主力军”,更成为备受中外游客青睐的一项旅游景观。桂林众多公园内都大量种植桂花树。国庆假期气候适宜,成为最佳的桂花品赏期,吸引大批中外游客前来赏桂。全城竞相怒放的桂花成为桂林又一张带着清香的旅游名片。
6. 旅游消费需求逐渐转型升级。从出行方式看,飞机、铁路、豪华巴士并驾齐驱。最为突出的是无障碍旅游大巴和自驾游车队大幅增长,占到各种交通方式的50%以上,成为本次黄金周的突出亮点;从旅游产品看,在原有山水观光、城市旅游等传统线路基础上,体育探险、温泉度假、乡村休闲、宗教文化、自驾体验、养生康健等混搭线路不断增多,呈现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从组织方式看,团队出游与自由行各尽其美,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选择。消费者在选择时会“货比三家”,理性消费,品质出游成为一种趋势。
7. 旅游公共服务体凸现人性化和细微化。桂林市旅游、交通及旅游热点县政府都为迎接客流高峰做了大量准备。旅游咨询服务站(亭)、旅游宣传资料架、12301 旅游咨询热线、桂林旅游网、旅游电子信息屏、旅游导示牌、自驾车咨询站等多形式的旅游信息宣传媒体和信息平台保持高效的运作。网络和信息平台动态发布对公众有实用价值的交通、住宿、游览、气象、卫生等出行信息,更好地引导公众出行。同时,遍布全市各主要交通主干道的旅游标示牌和景区标识牌,为游客和市民提供交通导引,凸显出人性化与细微化的服务理念。
8.“乡村旅游”一片火爆。旅游、农业、林业等部门联袂推出的“魅力乡村四季游”,包括春之花、夏之凉、秋之实、冬之雪4季共20条“乡村游”精品线路,“秋之实”在这个黄金周“揽客”至少20万人,呈现出一片火爆场面。
9.假日经济有力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各商家纷纷借节兴市,推出了各种优惠酬宾促销活动。各商业街区和大小商场度过了一个收获真金白银的“黄金周”,旅游业在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三、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旅游发展需要。旅游黄金周期间,游客剧增,阳朔、龙胜、兴安等热点旅游县和热点景区车满为患,交通拥堵严重,停车难问题非常突出。亟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公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我市旅游发展需要。
2、旅游接待能力严重不足。黄金周期间,阳朔、龙胜等旅游热点县区呈现井喷现象,住宿等接待设施严重不足,严重制约我市旅游健康快速发展,影响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亟需顺应旅游发展需求,不断提升旅游接待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