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旅游转型升级 漓江华丽蜕变
来源网站:桂林国旅cits 发布日期:2012-07-10
(印象刘三姐)
目前国内旅游市场普遍存在三大难题:旅游企业与旅游景点当地群众互争利益、受欢迎景点的游客多环境压力大、旅游产品单一经营方式粗放。桂林的漓江也曾面临以上三大难题,在经过桂林实施的一系列系列整顿、改革、完善措施后,如今的漓江越发显得迷人、美丽。
疏通河道拥堵现象 让竹筏游轮和谐共处
经过一系列整顿完善措施后,漓江游览已逐步改善以前混乱的航道景象,一张张编上号的竹筏,载着三三两两的游客秩序井然穿梭在一艘艘豪华游轮间,和谐而生动的画面。
据了解,旅游企业和地方百姓争利的问题漓江也曾出现过。一方面旅游企业不愿村民的竹排筏参与到旅游竞争中来;另一方面村民为了自身生计,不顾旅游企业的反对,自制竹筏带领游客游览漓江。统计显示,漓江上竹排筏最多时达2000多条。最终导致旅游企业与当地群众的矛盾重重,不良竞争也导致安全事故不断。
在治理过程中,当地政府部门出台了《广西桂林漓江排筏航行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从沿岸群众生活出路考虑,依法登记竹排筏,规定驾驶竹排筏的人员必须取得操作员证书,同时规定竹排筏运行线路及停靠点等,让竹排筏游览走上了正规的管理渠道,解决了旅游企业与当地群众争利的难题,走上共同致富之路。
漓江环保问题刻不容缓
治理好漓江的航道拥堵问题,漓江的水质环保问题同样重要,每次游船开船是漓江游船上的导游都会不厌其烦的告诉游客爱护漓江环境,漓江是桂林旅游的魂,而水是漓江旅游的魂,保护漓江的水质环境刻不容缓。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桂林市先后“关、停、并、转、迁”60多家漓江沿岸污染严重的工厂,并在市郊建成3个污水净化厂,初步切断了漓江的污染源。
据广西海事局统计,漓江船舶日均产生生活污水约40立方米,船舶垃圾约8吨,年均产生残油约20吨和大量的含油污水。桂林市要求所有游船严格按照《桂林漓江旅游客船污染物监督管理规定》,在游船底部安装排污池,游船上所有的污染物排放管系实行铅封,保证漓江的水质清洁。
改变旅游产业单一模式 推出《印象•刘三姐》
印象刘三姐作为世界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乐章、让人惊讶无比的舞台效果、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展示、,《印象•刘三姐》一经推出便打响名气,每场演出都吸引无数中外观众,一年演出500余场,几乎场场座无虚席,成为每位来桂林游客的必看演出。《印象•刘三姐》与漓江的完美结合,共同演绎出一曲和谐的山水实景盛宴,成为桂林旅游两张亮丽的名片。
桂林旅游一度面临旅游形式单一的考验,近年来桂林加快推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的步伐。《印象•刘三姐》的推出正是桂林山水转型成功的最好见证。
作为游客游览桂林最值得信赖的旅行社—桂林国旅,正抓紧桂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机会,在桂林国旅旅游网上推出了桂林纯玩专题,引导客人来桂林纯玩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