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目共睹的遇龙河管理模式
来源网站:桂林国旅cits 发布日期:2012-07-31
(遇龙河)
遇龙河如今已成为阳朔一个新的旅游热点,清澈见底的河水,风光旖旎的两岸景色。从2000年起,悠闲惬意的遇龙河竹筏漂流,深受游客的欢迎,两岸村民从中看到商机,纷纷购置竹筏当起了筏工。
自营的的竹筏漂流虽受到游客的热捧,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码头无序经营、景区环境遭到破坏、游客人身安全没有保障、恶性竞争等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久而久之,安全问题日益增加,游客投诉数量持续上升,经营码头的老板们发财了,但两岸的老百姓却没过上好日子。
面对遇龙河的一系列问题,如何开发建设好,让游客满意、村民受益。成为景区开发的首要问题。2007年7月,阳朔县遇龙河景区管理委员会成立,管委会下设国有的阳朔溯源遇龙河漂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溯源公司”)管理遇龙河景区。由溯源公司作为遇龙河景区的经营主体,全河段实行统一定价、统一调度、统一对外促销、统一景区规划建设的“四统一”。原来村民各家的竹筏由溯源公司收购,原来是筏工的村们还继续做筏工,保障村民的利益。
为确保遇龙河竹筏的质量和游客安全,阳朔对竹筏的额定载重量、侧压载重倾斜等20多项技术指标进行了规定。此外,溯源公司还为每一位筏工购买了人身安全保险,并对筏工进行操作技能培训。保证了景区安全事故的零发生率。随着村民自身的利益得到了保障,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意识到开始保护遇龙河的生态环境,村民们不仅自己不随手丢垃圾、往河里倒污水,看到游客往河里扔垃圾也会进行劝阻并及时打捞。
据统计,今年1至6月份,遇龙河景区共接待游客96.43万人次,实现收入532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7.8%和18%。
依托遇龙河景区,沿岸村民根据自家的实际情况找到了增加收入的途径。男人们划竹筏,女人们做导游,不少人家还办起农家乐,开起了农家旅馆。如今遇龙河两岸的老百姓家家户户都在做旅游,像高田镇凤楼村已发展农家旅馆30多家,农家饭馆60多家,村民的收入节节攀升。
为使村民利益得到保障,阳朔县委、县人民政府联合下发的《阳朔县遇龙河景区管理工作方案》规定,如果每年总营业额低于1500万元,公司必须保证每年至少拿出150万元分配给沿岸村民,不论男女老少,每个村民都可以根据景区收入情况拿到一定数额的资源保护费,2011年溯源公司给村民的资源保护费达900万元。
遇龙河统一管理了之后,所获得的成功有目共睹,漓江景区的管理也借鉴了遇龙河的管理模式,成立阳朔兴坪杨堤景区有限公司,对景区统一运营,对排筏进行统一售票和调度,用错峰开船的方式安排排筏营运。统一管理之后,景区秩序明显好转。 统一的管理模式,不仅使经营的景区的主体公司获得利益,也造福了一方百姓,实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局面。并在注重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不忘生态环境的保护,遇龙河景区的统一管理模式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