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桂林会展新闻> 漓江天然浴场:怎样打造桂林的“黄金海岸”

会议小助手

漓江天然浴场:怎样打造桂林的“黄金海岸”

漓江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然而当下漓江天然浴场的“自助”与随意极大破坏了漓江市区段沿岸风光。市民游客自发的亲水活动要如何规范,以便让亲近漓江的快乐更和谐地融入桂林山水的自然画卷之中?这个被遗落的休闲旅游第一品牌,要如何对其进行有效保护管理和开发经营?
      如果给您一个机会,让您来规划漓江这块天然浴场处女地,您会从何下手?如何突出漓江的特色,在保护漓江的前提下,打造桂林的“黄金海岸”呢?记者在采访中查阅了相关资料,全国各地的一些专家学者也非常关心漓江的开发,记者广泛收集了市民、游客、学者专家的一些看法,并就大家的意见提炼了几个漓江天然浴场不可缺少的品质关键词。
      “一提到漓江,游客脑海里会浮现出的是漓江清澈的江水上,缓缓而过的竹筏,其代表的休闲、悠然等意象立刻就出来了。”来自四川绵阳的小胡与男友在桂林旅游了两天,这两天傍晚时分他们都会到訾洲游泳,这里成为很多外地游客释放心情的乐园。
      记者在江滨与30余人的随机聊天中,漓江鱼、漓江水、漓江竹排成为最深得人心的几个元素。大家纷纷表示:“无论是旅游景点还是旅游城市,交通工具总是给游客留下第一印象,就如同叮当车之于香港,突突车之于曼谷,威尼斯小艇之于威尼斯一样……”漓江的竹排也是最能塑造大家旅游印象的工具。然而,当下非法运营的排筏横行江面,却人气颇高,成为城市管理的一道难题。
      此外,餐饮文化也是值得重视的另一个方面。漓江特色菜品的打造还没有打开局面,对烧烤而言,游客认知度更不高。小胡说,漓江天然浴场沿岸随意开设了烧烤摊,鱿鱼、猪牛肉、应季蔬菜等一应俱全,却没有桂林特色
      “这三年来,漓江的水似乎有所污染。”一位网名为“烟雨漓江”的网友是游泳爱好者,每天她都会去漓江游泳,还经常参加全国各地组织的游泳活动。她说,现在是早上7点不到竹排就在江面上做起生意了,安装马达的竹排因为烧油,会直接影响到水质。
      谈到漓江天然浴场,大家都希望得到规范管理与开发,避免造成漓江的污染。我市一个86人的游泳爱好者群———“訾洲冬泳人”群里,群友们认为,漓江水质健康问题也应该得到足够重视。
       近年来,我国包括海滨、河滨在内的水滨浴场在发展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尽管滨河旅游与滨海旅游有差异,却也有相通之处。如今,滨海旅游作为世界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之一,其开发成为旅游发展中一个全球性的前沿问题。记者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到,威海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对海滨进行开发,兴建了国际海水浴场等海滨旅游景区。滨海旅游虽然给威海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但是,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同时,海滨生态环境受到了影响,休闲旅游行为与海滨生态环境的冲突日益显著。
       保护与发展如何实现协调发展?在一些专家看来,保护漓江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保护成为大家的自觉、自愿与自发。因此,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政府不与民争利,公益先行、利益在后的发展思路是否有可行性呢?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的夏晴认为,社区居民对当地的旅游开发能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