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桂林会展新闻> 桂 林 新 景 观 桥

会议小助手

桂 林 新 景 观 桥

桂 林 新 景 观 桥 一、榕 杉 湖 景 区 榕、杉湖原为宋代桂林筑城时的护城河,以阳桥为界,东面,因湖畔植杉树,叫杉湖;西面,因湖畔有古榕,叫榕湖。 阳桥  位于繁华的中山中路上。作为榕、杉两湖(元代称鉴湖,明代称阳塘或阳桥塘,俗称环湖塘)分界的阳桥,始建于宋代,原为木结构桥,其名“青带桥”、“通济桥”。元代毁于大火,明洪武年间改建为石桥,更名“阳桥”。新阳桥外观设计采用意大利(Italien)罗马城 (Rom) 西北的梵蒂冈 (Vatikanstadt) 圣彼得大教堂 (Basilica di San Pietro)前、台伯河(Tiber)上的“维多利奥·埃马努尔二世桥”(Ponte Vittorio EmanueleⅡ)造型,该桥(简称“埃马努尔二世桥” )以意大利开国国王的名字来命名。新阳桥为三跨变截连续梁桥,主体均为钢筋混凝土,外铺花岗岩和大理石,双向六车道。桥拱顶为古“顺庆门”城楼及周围景物浮雕,过道北侧的花岗岩石柱间,有十一幅与阳桥有关的历史人物浮雕图。桥长34米,桥宽50米。 榕湖玻璃桥  位于榕湖东端、阳桥西面。此桥构思奇特,晶莹剔透,小巧精致,是我国第一座采用特种水晶玻璃材料构架的观光桥梁。为五跨贴水拱桥,只可观赏,不可通行,以保安全。桥长22.4米,桥宽2.64米。 七星北斗桥  位于古南门南侧。桥形布局走向按北斗七星分布,桥上有七根汉白玉灯柱,象征天上的北斗七星。桥面栏杆全部用汉白玉打制,雕刻有各种各样的精美图案。它像一条玉白色的飘带,把绿色的驳岸与多彩的湖心岛连接在一起。桥全长126.25米。 古榕双桥  采用北京圆明园天宝坞“玉带桥”桥型。桥长30米,单桥桥宽4米,为人行并列双行桥。线条流畅,造型优美。桥体装饰材料选自四川宝山的汉白玉石材,洁白晶莹,具有天然纹路。桥栏杆有52块汉白玉组成,每块都是上部镂空,镂空处的花篮图案与栏杆连为整体。顶部的56根云柱,祥云缭绕,生动传神。桥头8块石鼓和两块石碑,刻有春、夏、秋、冬四季花卉,分别为牡丹、荷花、菊花和梅花,花卉下面是碧波荡漾的图案。 榕溪桥  位于榕湖饭店东面,紧邻国民党将领白崇禧故居。桥型仿建于隋朝开皇后期至大业初年(600—605年)的“赵州桥”(原名安济桥,位于河北赵县,古称赵州,由名匠李春监造)。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敞肩式单孔圆弧石拱桥,也是世界上现存再早、保存再好的巨大石拱桥,距今有1400年历史。这种“敞肩拱”造型能减轻桥重,节省石料,便于泄洪水,增加桥的稳定性,桥身显得玲珑美观。“榕溪桥”长26米,宽8米,跨径21.9米。呈单孔弧型,拱上有拱,桥栏有龙头、云纹等精美的雕刻,桥身洁白,展现了中华传统桥梁的古典美。 迎宾桥  是一座融合了中西方建筑概念的新型桥梁,设计上明显受到匈牙利(Ungarn)“布达佩斯索桥”(Chain Bridge in Budapest)的影响。也有人说,桥面上高高耸立的装饰性建筑物,设计灵感来自法国( Frankreich) 巴黎(Paris)的“凯旋门” (法文 Arc de Triomphe)桥梁两侧则采用了我国古代城门的吊桥形式。该桥作为国宾馆——榕湖饭店供国宾车出入的专用桥,“凯旋门”和“吊桥”两个元素的引用恰当地突出了“迎宾”的含义。整座桥显得典雅美观,高大肃穆。桥长35.5米,桥宽6.5米。 信义桥  位于信义路的中部。游客游览四湖之后,游船通过此桥,经春天湖船闸进入桃花江。该桥为混凝土拱拉索桥,桥身呈优美曲线,桥拱顶部绘有极富童趣的大型壁画。桥长57米,宽26米,跨径28米。 二、桂 湖 景 区 桂湖是西清、宝贤、丽泽三湖的统称,因其三段水面临近古代桂林的三个城门,而得名。 丽泽桥  位于丽君路与三多路汇合处,在丽泽湖上。桥长120米,桥宽25.5米。设计灵感源于举世闻名的悬索桥—美国旧金山(又名“三藩市”San Francisco)的“金门大桥”(Golden Gate Bridge)。金门大桥1937年建成,是世界上第一座跨海大桥,横跨大西洋东岸的旧金山湾,跨度为1280米,连同两头延伸部分,全桥共长2700米。“丽泽桥”上的两条重达40多吨的镀锌高强钢丝主索高悬在索塔(高17米)之间,呈现出优美的弧状,每根钢索用36根吊杆与钢梁连接,承受桥体向下的重力。桥身涂以橘红色的油漆,与周围的绿树碧水相映,成为令人瞩目的一景。丽泽桥在设计上省略了一般悬索桥两头的大体积锚锭,两根呈弧状的柔性悬索直接锚固在梁体两头,从而使该桥改变了一般悬索桥的承力结构,成为我国第一座自锚式柔性钢桁梁悬索桥。 观漪桥  位于解放西路路尾,桥北面是宝贤桥,南面是丽泽湖。凭桥远眺,湖光潋滟,涟漪悠悠,是观赏澄漪碧涟的好去处。“观漪桥”是参照意大利 ( Italien ) 佛罗伦萨(Florence)阿尔诺河(Arno)上的“圣三位一体桥”(Ponte Santa Trinita)建造,音译“圣特里尼塔桥”,因邻近“圣三位一体教堂”而得名。在教堂里一面坚固的实心墙上,有一幅显示三维空间透视效果的神奇壁画——这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画家马萨乔(Masaccio,也译成马萨奇奥)于1427年创作的名画《三位一体》( “Trinity” ),教堂以此命名。圣三位一体指基督教的圣父(上帝)、圣子(耶稣)、圣灵(天使)。观漪桥的两头模仿法国巴黎塞纳河(Seine)上的“亚历山大三世桥” (Pont Alexander III)(是为庆祝法国与俄国建立友好同盟而建的,并以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名字命名)的四根桥头柱饰,分别代表着杉湖、榕湖、桂湖和木龙湖,上面铭刻着四湖的历史和传说。桥长115米,桥宽44米。 宝贤桥  位于宝贤湖上,邻近桂湖饭店。它模仿法国巴黎塞纳河上的“亚历山大三世桥”(Pont Alexander III)的造型,桥栏上雕刻着花纹,桥身上巨大的花环豪华精美。两桥墩上有8座浮雕,其原型出自16世纪法国最杰出的雕塑家让·古荣的一组半人半神的少女浮雕作品。新“宝贤桥”还是桂林市跨径最长的单跨预应力简支梁桥。桥长47.24米,桥宽12米,跨径32米。 西清桥  位于西清湖上、邻近桂湖饭店。新桥造型仿英国(England)伦敦(London)剑河(River Cam)上、古老的木质桁架桥——“牛顿桥” ,又称“数学桥”(Mathematical Bridge)。该桥位于剑桥大学王后学院(Queen’s College)院长官邸旁。相传,这是科学家牛顿在剑桥大学任教时采用数学和力学的方法设计并建造的,完美地解决了木板之间的承力问题,原本整座桥没有用一颗钉子。后来,有人为探究这座桥的奥秘,曾把它拆开剖析,但却无法复原,于是只好用钉子重新固定成现在的样子。 据考证,牛顿并没有建造这座桥。数学桥建于1749年,而牛顿早在1727年去世。只能说人们对牛顿太过钟爱,总是把很多的故事与他相联。 实际上,这座桥是由詹姆斯·小埃塞克斯根据英国桥梁设计大师威廉姆·埃斯里奇的设计而建造的。其桥身相邻桁架之间均构成11.25度的夹角。在18世纪,这种设计被称为几何结构,所以此桥得名“数学桥”。 新“西清桥”仅供步行通过,桥身装修全部采用名贵的红松木,十分轻盈灵巧。桥长48.8米,桥宽4.5米。 三、木 龙 湖 景 区 “木龙湖”的名称是由“木龙洞”而得来。木龙洞在叠彩山的东麓,古时洞内有盘根错节的老松树,倒生悬崖,蜿蜒夭矫,形状似龙,因此而得名。 木龙桥  是宋城公园内木龙湖上新建桥梁,桥长40.6米,桥宽4.9米,主跨26米。桥似彩虹,飞架南北。桥身仿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所作的长幅画卷《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设计。原“虹桥”是结构新颖的拱型木桥,桥拱主要部分为五根拱骨,互相搭架在横木上,用绳捆扎起来。该桥是世界桥梁史上绝无仅有的。   宝积桥  新建的“宝积桥”因旁邻宝积山而得名。宝积山,因山上奇石累累,好似珍珠宝物堆积而得名。在宝积山发现了“宝积岩”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遗址,清理出3万年以前古人类牙齿化石两枚、十多种哺乳动物化石、以及打制石器十余件。宝积山现保存有宋代的城墙和藏兵洞。宝积桥的造型采用了中国古代城墙的形式,桥栏形如古城楼上的墙垛,桥头侧面则像古城门,达到与宝积山上宋代城墙遗址及周围历史人文景观相协调的效果。宝积桥的桥型设计为桂林所独创。桥长50米,桥宽24米。 中山北路桥  位于木龙湖与铁佛塘交界处的中山北路,是沟通“两江四湖”的重要枢纽,为三孔连续拱桥,实际上分成三座隐型桥梁。桥长47.5米,桥宽53米,双向六车道。桥梁外型美观大方,气势非凡。桥型仿建于1578—1607年的法国巴黎塞纳河(Seine)上著名的古老石拱桥“纳夫桥”(Pont Neuf),为欧洲最有名的古典桥梁之一。 四、其 它 景 区 文昌桥  在桃花江上,邻近象鼻山、文昌舍利塔。因位于古桂林城文昌门附近而得名。始建于明代,抗战时期毁于战火。1946年重建、1974年改建此桥。1998年又扩建此桥,桥型仿法国巴黎塞纳河(Seine)上的“纳夫桥”(Pont Neuf)。桥拱天面制作了浮雕组画,重现了与周围环境相关的内容——“鉴真东渡”、“神象传说”、“桃花江传说” 等民间故事。新文昌桥跨径25米,长49米,宽32.5 米。 龙隐桥  位于小东江上,连接穿山路与龙隐路。桥梁上部为预应力混凝土空腹式箱型梁结构,下部为20根钻孔桩基础。参照美国纽约中央公园“碗桥”进行装铈设计,以圆为主要构图圆素。桥长73.2米,桥宽35米。 解放桥  在漓江上。宋代原是一座浮桥,因位于东江门外,故称“东江桥”。解放后,从1952年起多次作了整修,取名“解放桥”。新解放桥为五跨空腹式箱型连拱桥,桥梁下部结构为4墩2台,102根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长284米,宽4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