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桂林会展新闻> 谁为导游当“导游”桂林山水-旅游新闻-

会议小助手

谁为导游当“导游”桂林山水-旅游新闻-

  由22万人组成的中国导游队伍,在数量上并不算小,其工作的意义也不小。可是现阶段,中国导游的主体已经从旅行社导游时代向社会导游时代转变,导游变成了一个自由群体。 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对导游的需求量增加,管理方式也日益企业化。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内旅游的兴起,对导游的需求大量增加,导游的准入门槛儿降低,导游数量暴增,导游与旅行社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到2002年,国家旅游局正式发文要求各地建立导游服务机构来管理社会导游,使导游脱离旅行社独自生存合法化。导游从旅行社中的一个工作岗位演变成了一种社会职业。 一位导游向记者述说了他的困惑:原来他是旅行社的员工,后来旅行社不再养导游了,他成了社会导游,以前的导游是等着源源不断地客户上门,而现在,随着导游数量的增多,再加上没有统一化管理,使得自己基本没有途径去找客源,并且没有规范的管理,所以经常是等着别人找到,显得十分被动。 现在旅游业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旅游管理的信息化也越来越先进和科学化了,国内已有一小部分具有一定资讯服务能力的旅游网站,这些网站可以提供比较全面的,涉及旅游中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网上资讯服务。在个性化旅游的大趋势下,旅游者对信息服务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在出行前作旅行决策时,旅行者需要借助各种媒介(旅游报刊、互联网)了解各地的旅游信息,通过媒介提供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综合信息来作决策。而且,旅行者还需要借助互联网的信息服务来设计自己的旅行线路、交通工具、入住宾馆等等。   我们可以看到网络可以给人带来的如此快捷简便的方式,那么为什么不通过信息化来为导游“导游”呢?面对如今杂乱的导游市场,为什么不为导游开辟一条捷径呢?   导游是自由职业者,并非导游自觉,也非某个企业设定,是导游职业特点及市场经济规律决定的。并且导游作为旅行社之间旅游合同设定项目的直接执行者,连接着食、住、行、游、购、娱多个环节,贯穿旅游活动始终。在这中间,游客与导游,旅行社与导游都有最关键的联系,导游虽身在自由领域,但其自主性依然存在,通过网络为他们之间搭建一个规范的,透明的信息化平台,那么导游获得自主权及经济利益的可能就变成了现实,导游也就可以不依附于旅行社而独立生存了。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顾朝曦指出,中国旅游业正在经历着由规模到效益、由数量到质量、由粗放到精细、由国内到国际的产业提升阶段。而要实现由旅游大国到旅游强国的成功跨越,就必须以先进的信息技术、科学的管理手段、新颖的拓展理念来推动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谁来为导游当“导游”?网络信息化,应该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