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桂林会展新闻> 清淤引泉种荷花 桂林西湖清淤工程已正式开工

会议小助手

清淤引泉种荷花 桂林西湖清淤工程已正式开工

清淤引泉种荷花桂林西湖清淤工程已正式开工 - 2007年8月23日 作者:记者 徐莹波  本报记者 徐莹波  8月20日,记者从市西山公园管理处了解到,西湖全面清淤工程已于当天正式开工。作为西湖整治的重要一环,此工程完工后,西湖水将重现当年清澈,预计清淤工作将在60天内完工。 回放:美丽西湖变了样 位于西山公园内的西湖曾赫赫有名。“天下西湖三十六,当以桂林西湖为大。”古代的桂林西湖面积曾达700多亩,“可以走方舟,可以泛画船,渺然有江海趣。”诗人给桂林西湖的评价是:“水若平镜、恍若仙境”。一些“老桂林”回忆上世纪70、80年代,隐山脚下还有很多市民用西湖水来发豆芽,可想而知当时湖水的质量。 然而,近些年来,西湖周边大量生活和生产污水排入湖中,造成湖水富营养化,逐渐变黑发臭,淤泥沉积,其中1/4的湖面变成了沼泽地,天热时发酵冒泡,产生刺鼻的臭气。而隐山山麓中厚达1.6米的淤泥堵住了自然泉水,没有新的水源补充,使湖水水面明显下降,甚至有干涸的危险。 据有关部门的检测,目前西湖水溶解氧、生化需氧量超过五类水质标准;氨氮超过五类水质4.8--7.1倍,阴离子洗涤剂超过五类水质1倍左右,总磷超过五类水质5.2--7.7倍,粪水肠杆菌群超过五类水质23.8倍以上。另外,西湖的污染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西山公园的旅游环境,而且因其直接排入桃花江后汇入漓江,也造成了桃花江和漓江的水体污染,是桃花江及漓江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对此,本报曾进行过相关报道(详见本报2005年11月23日第5版《美丽西湖为何变样》)。 西湖将重现美丽容颜 据了解,我市广大市民对西湖的整治工程非常关心,不少市民曾致电本报热线希望了解西湖的整治情况。20日当天全面清淤行动开始时,不少市民也在现场围观。一位围观的市民说,“这次西湖终于可以得到整治了,以后到西山公园散步时,可以到西湖边上坐坐了。” 西山公园管理处主任练其芳告诉记者,为了恢复西湖曾经的美丽,通过多方设计论证,市政府拨款100多万元实施西湖清淤工程,预计此项工程将在60天完工。“为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相关部门通过招标选择了施工单位,并注意避开汛期,所以工程选择在现在开工。虽然工程要求是在60天内完工,不过我们也已经与施工单位沟通过,能越早完工越好。”练其芳说,“本次清理淤泥工作将采用‘干湖水力冲挖清淤,铺设接力泵管道输送淤泥’的方法,对西湖沉积的淤泥进行彻底清理,让被淤泥堵塞的隐山泉水重新流入西湖。其中,公园外的西湖将清理淤泥厚度0.5米,并保留藕塘,清理后的藕塘将保持全年积水,并继续大量种植荷花。公园内西湖的淤泥将全部清理干净,将水深保持在1.2—1.5米左右。清淤全面完成后,水清荷香的西湖将重新呈现在市民和游客眼前。” 练其芳表示,“不过,由于近几年来隐山泉水水量较小,如果泉水不足以满足西湖的需要,管理处将考虑从别处(如桃花江)引水入湖。” 另据练其芳介绍,为确保施工期间西山公园的照常开放,不因施工而影响广大市民和游客正常入园,管理处要求施工单位在清淤时必须严格遵守公园的管理制度,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及时清理散落的垃圾及淤泥等。  杨珊珊(小姐) 电话:0773-3320666-2886393 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