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很多描述全国县域旅游的篇章里,对阳朔旅游的着笔无疑是浓墨重彩的:阳朔的旅游很牛,“中国旅游强县”、“中国文化旅游大县”、“全国县域旅游的标杆”的美誉尽收囊中;阳朔的人气很旺,去年接待的中外游客达516万人次,在全国县域旅游中屈指可数。在喜人的成绩面前,阳朔人该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寻求突破、续写辉煌?
30年的旅游“神话”
向上回溯,如果阳朔新概念下的旅游可以从1978年改革开放算起的话,那么已走过了30年的历程了。

30年的打拼,从半生不熟的“阳朔普通话”到会用8国语言与他人交流的农妇导游,从开始只能和外国人用手指比划到用熟练外语讨价还价的阳朔居民……阳朔人的变化印证着阳朔旅游不断走向成熟。
阳朔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这无疑是阳朔的幸运,仅2007年,阳朔就获得多块金字招牌:西街荣获首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广西最好玩的十个地方”称号;从桂林出发的83公里水程有69公里流经阳朔境内的漓江成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更为沉甸甸的一块金牌是,阳朔以96%的高得分率通过了首批“中国旅游强县”的验收,并获此殊荣,专家们更是将“中国县域旅游的标杆”插在阳朔的山水间……今年是阳朔县旅游局成立20周年。20年前的1988年,阳朔接待中外游客仅154万人次,旅游收入仅有9100万元;而去年,该县的游客达到51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2.77亿元。

有人说,无论身处何地,从再远的地方买张机票专程来阳朔看“印象·刘三姐”都觉得值……阳朔旅游的品牌口碑无疑是让其持久坚挺的关键因素。
阳朔旅游先后经历了品牌形成期、品牌成熟期,目前正处在品牌扩张期。阳朔人用自己的辛勤努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阳朔模式”、“阳朔现象”均得到了业内的广泛认同。
新形势面临新挑战
但是,阳朔旅游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也接踵而至。去年获得“中国旅游品牌建设人物”称号的阳朔县旅游局局长陈振告诉记者,其实阳朔旅游也不是没有“硬伤”:一是留宿游客数量有待提高。去年阳朔接待的516万人次游客中,住宿游客仅为152万人次,不到接待总量的1/3,而最直接创造旅游收入的是住宿游客。纵观全国,旅游起步很晚的九寨沟、张家界武陵源区、周庄、凤凰的留宿游客均超过或接近阳朔了。二是阳朔的旅游收入有待提高。旅游设施有待完善,旅游附加值欠缺,来访的高端客人比例小,游客人均消费不高,据统计,每个游客在阳朔的旅游消费仅有247.48元,这在全国的旅游强县中排名滞后。三是文化内涵亟待充实。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阳朔只有3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许多历史文化保护、开发、利用得不够。四是尚未建立旅游促销专业队伍,促销手段落后。过去在旅游商品单一时期,人们想到旅游,山水风光优美的桂林、阳朔和文化古迹众多的北京、西安是多数人选择的目标。现在不同了,全国各地都在狠抓旅游,旅游地、旅游产品、旅游商品连同旅游意识都已经多元化发展,加上现在的宣传渠道、拓展手法多种多样,游客获取的旅游资讯丰富多彩,可供选择的旅游目的地也多得多了。

诚然,阳朔旅游的“硬伤”还不止上述几点。记者在阳朔街头对10名游客的随访中,有8名认为单就阳朔城市建设风貌及接待游客的配套设施而言,都与阳朔在全国的知名度不相匹配,而且阳朔周边山水风光缺少品牌打造,除了游览漓江和看“印象刘三姐”以外,其他的景点景区都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均面临进一步的品牌提升。
这其实是对阳朔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阳朔要想在竞争中取胜,还得多下功夫。
“旅游立县”目标在前
令人欣慰的是,阳朔县政府和旅游局的领导班子对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旅游立县”4个字把旅游业推向阳朔改革的最前沿。

阳朔县在今年全县经济会议和创建中国旅游强县表彰会上,曾把筹建“中国旅游强县联盟”列入该县政府工作报告,他们准备把“联盟”成立大会开成一个高标准、高质量、有长久影响力的盛会,并通过发表《阳朔宣言》,实现与各旅游强县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努力把阳朔建设成为世界最佳休闲旅游之地。
阳朔县有关负责人也表示,他们对阳朔的旅游业已有了重新洗牌的想法,准备在营造变革创新的氛围上下功夫:争取尽快实施县城行政文体中心的转移,把老县城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休闲购物中心;加快十里画廊的建设,整合景区实力;加快老县城改造步伐,加大老景区的更新改造,创出真正叫得响的品牌;形成“人人都是形象大使,个个都是阳朔导游”的良好氛围……
阳朔旅游局负责人亦意识到,旅游业要实现再突破,要勇立潮头,解放思想首当其冲。旅游系统要带头解放思想,拿出大刀阔斧的气度,重塑一个“新阳朔”。在杜绝初级的开发导致对资源的破坏的大前提下,加大旅游项目的规划和开发力度,提升旅游产品档次,通过招商引资充分挖掘阳朔潜在的旅游资源,拓展旅游发展空间,真正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同时引导旅游企业对老景点进行包装升级,提升品牌、提高品位,增强阳朔的吸引力。另外,借今年是全市旅游优质服务年的东风,继续提升阳朔旅游服务接待的整体水平,争取让软硬件都得到改观。这一切都是阳朔人所要做的。

他们在细节上的想法更多:促销工作要由散兵作战到组建专业促销队伍;发挥“旅游形象大使”的作用,精心组织旅行商乘坐有车体广告的大巴到阳朔踩线路;进一步净化旅游环境,提高游客满意率;建立导游激励机制,确立“阳朔王牌导游”;设立“导游培训基金”,鼓励阳朔地方导游报考国家导游,并实施奖励。-桂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