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桂林会展新闻> 58米老乌龙长船60年后再现漓江 沿途游客追捧

会议小助手

58米老乌龙长船60年后再现漓江 沿途游客追捧

今年3月初,桂林东郊八村的村民委托平乐船厂为他们再建造由“祖宗传下来”的 58米老乌龙龙舟。 (相关报道见本报 4月 9日 4版) 经过两个多月赶工,这条堪称广西“龙舟之王”的新龙舟于 5月 3日在平乐船厂正式完工试水。 5月 4日起,记者随东郊八村村民历时三天,桂林东郊八村的村民把这条自 1948年后就在漓江上“消失”的“巨龙”用拖船接回桂林。 据悉,每条老乌龙长船由祖制规定,并一代代传承下来,广西还没有龙舟的长度能与之比肩。

乘歌破浪踏归程 在平乐街头 ,男女老少都知道,桂林那艘“广西第一长”的龙船是在平乐做的。开电三轮的张师傅说,刚开始他还不信平乐有广西最长的船,直到 4月初他看了晚报才信。从此他就和很多人一样,每天到河边“探班”。现在“巨龙”要回桂林,“我心里觉得有点空落落的”。 4日早上 8点多,很多居民不约而同地来到码头送“巨龙”去桂林。在附近做生意的李大姐甚至推迟了开铺时间,就为看看它。 “巨龙”要走了,不仅平乐居民来送行,连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领导也来到码头。县旅游局黄金华局长表示:“广西第一长的龙船在平乐完成,让我们所有人感到非常骄傲。今天它要上桂林了,我们就像要送走家人一样舍不得。” 大家的热情,东郊八村的代表们非常感动,他们唱起了龙船歌,用最传统的方式,感谢平乐人民。最后村民代表邓来富提议,让长船沿着平乐河域绕一圈,向所有平乐人道谢。 下午 5点半 ,“巨龙”进阳朔。它的出现,引来很多游客的追捧,他们有的干脆租船“跟踪”,有的在岸上跟着奔跑,连划着橡皮艇的老外也纷纷停下船桨,对“巨龙”竖起大拇指。这情景,让拖船“船长”阿贵不禁感叹:“全靠好是白天,要不然长船不是好抢‘印象·刘三姐’的风头啵。” 老乌龙长船回来了 5日早上 7点,“巨龙”离开了阳朔龙头山码头,下午到了漓江大圩河段,当晚泊在草坪附近漓江锣鼓滩岸边。 6日早晨 5点半,长船起程回桂。 同饮一江水,兄弟情谊长。八村与漓江边的龙门渡头等几个村庄为世代友好船队。大家在得知“巨龙”要路过其村前时,纷纷表示要放鞭炮恭贺。 中午 12点半,“巨龙”缓缓经过龙门村,那里的村民早已拿着鞭炮沿岸等候。一看到“巨龙”,他们便点燃了爆竹,龙门的龙船负责人还唱起了龙船歌。而长船上的八村代表也以同样的方式,一一还礼。

一路唱和,长船进了桂林,忽然一面红边黑底的旗子闯进众人视线。 看到“巨龙”的标志旗色,大家意识到,已经进入桂林东郊八村地界了。那里的村民们一路焚香、点蜡烛、烧纸钱和放鞭炮,热情地欢迎长船的回家。有的村民甚至从第一站莫家里就开始放鞭炮迎接,然后骑着单车又赶到第二站放鞭炮,如此再三,直到长船抵达九娘祖庙。 当“巨龙”距终点站还有 50米时,八村的摇丁们强烈要求,由他们把长船划回去。这个提议得到了邓来富和吉妹仔两位龙船老前辈的支持,短短几分钟里,长船就坐进了 20多个摇丁。虽然八村目前已有 600人报名当摇丁,但还未一起训练过划船。为了避免造成危险,两位龙船老前辈制止了不断涌来的村民,“这点距离,有 20多个人划足够了”。 老前辈一声令下, 20摇丁齐唱龙船的舀酒歌,大力划动手上船桨,八村消失了 60年的 58米老乌龙新长船在船歌声、锣鼓声和鞭炮声中,回到了家。-桂林晚报 注:在桂林解放桥下有个龙舟会,每隔3、5、10年就会有一次龙舟会,今年端午节是10年会的流回,届时漓江边个村寨都会派出各色龙舟参赛,守护漓江人的诸蛟龙将会再次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