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中外游客阳朔品汤圆看花灯 欢乐闹元宵
来源网站:桂林生活网 发布日期:2012-02-07
“中国的汤圆真神奇,一个小面团就寓意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在我的国家没有这个,我喜欢元宵节。”来自英国的游客Laura(劳拉),在西街上特设的汤圆摊上,展示着自己刚刚学做的汤圆兴奋地说。昨天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在阳朔西街举办的“万盏花灯、万条灯谜、万碗汤圆、万束烟火”闹元宵活动,吸引了近10万中外宾客。
游客冒雨看民间艺术游行
昨天的阳朔县城,处处都有彩旗和灯笼。下午3点开始的民间艺术游行,更是让这个世界闻名的小县城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色彩。舞狮、腰鼓、草绳龙舞、板凳龙、牌灯等富有本地特色的民俗文化表演,让中外游客进一步领略到阳朔的文化底蕴。
尽管下起了阵雨,但丝毫不影响游客们的兴致,不少老外还打着雨伞,不停地用手机、相机、摄像机记录盛况。
当天,加拿大游客Alan(艾伦)骑着脚踏车一路从十里画廊东游西逛,听说县城里有民俗艺术游行,他赶紧过来“凑热闹”。他用简单的中文跟记者交流:“真没想到,阳朔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我喜欢元宵节。”
元宵节也被称为“灯节”,花灯是必不可少的装饰物。入夜,万盏花灯、万条灯谜及数万个灯笼、彩灯、彩旗、彩球,把整个阳朔县城装扮成流光溢彩的不夜天。西街上更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游客的脸上,洋溢着新春的快乐神采。来自法国、荷兰、美国、英国、俄罗斯、爱尔兰等国家的数百名外国游客入乡随俗欢聚西街,和国内游客、当地民众一起点花灯、燃焰火过传统佳节。
老外现场学包汤圆
晚上8点左右,“万碗汤圆迎嘉宾”活动开始了。这次汤圆派送活动,阳朔县共准备了6000斤汤圆,并由20多家宾馆饭店在县城内设了摊位,现场烹饪,免费送给广大市民和游客品尝。
最有趣的是教外国游客现场包汤圆。活动一开始,学包汤圆的摊位就挤满了闻讯而来的外国游客。只见他们洗干净手,便跟着厨师搓起汤圆来。可是,他们搓的汤圆不是中间裂开,就是把馅搓到了外面。“馅不要放太多,先是轻轻搓,然后慢慢加力,搓到粘手才行……”现场厨师赶紧进行技术指导。
来自英国的女孩Laura,一周前从越南来到中国旅游,第一站就选择了桂林。听说阳朔举办这个活动,她马上与朋友一起参与。“听人说元宵节是中国人团圆的日子,我们英国没有这个,很好玩。”她举起手中刚做好的汤圆,开心地笑了。
同样是来自英国的小伙儿Chris(克里斯),包了个拳头大的汤圆,他兴奋地向记者展示他的“劳动成果”。“上周五我刚吃过汤圆,味道很好。没想到才来中国一周我也能包出这个,回国后我也要做给家人吃!”
3万人免费品尝6000斤汤圆
8点半,汤圆熟了。只见西街口一字排开了几十个摊位,灶台、大锅、汤圆、餐具……依次排开,游客们也早早地在台子前排起了长队,场面完全可用人头攒动来形容。
Laura津津有味地品尝着自己亲手做的汤圆,笑得非常开心,她说:“长这么大第一次吃汤圆,真是又甜又润,在中国过元宵节太有意义了,一辈子都忘不了。
来自南京的潘先生一家四口一边品尝汤圆一边说:“幸亏今晚留下来了。”原来,他们原计划5日坐火车回家,听了导游的介绍后,临时决定多呆一晚。“在这里过元宵比在火车上过节开心多了。”
据了解,当天,约有3万人吃到了免费汤圆。
与此同时,阳朔公园的万盏花灯和灯谜吸引了众多游客。很多人捧着汤圆一边吃一边赏花灯、猜灯谜。公园内,照相机的闪光灯闪个不停。
晚上10点左右,阳朔鳌鱼洲响起了震天的轰鸣,璀璨的礼花映亮了夜空,与皎洁的圆月交相辉映。
近年来,每逢传统佳节阳朔县都要举行大型活动,以此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到阳朔旅游。今年龙年春节期间,阳朔举办了各种民间活动,展示本地丰富多彩的年俗文化,吸引了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据统计,龙年春节期间,该县共接待游客21.7万人次,同比增长6%;实现旅游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7.5%;共计10万余人次在阳朔留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