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游 诗 札
来源网站:2 发布日期:2007-04-04
陆 游 诗 札
象鼻山水月洞有石刻50多件,多数属于宋人题刻。刊刻在水月洞内陆游的书札,堪称桂林石刻中的精品。他并未到过桂林,刻在水月洞崖壁上的诗和信札,是他写给在桂友人杜思恭的。行文为龙飞凤舞、飘逸而又雄劲的行草书,共四幅,各高一尺,宽二尺五寸至三尺。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工诗、文,长于史学,与尤袤(mào音贸)、范成大、杨万里同是南宋颇负盛名的诗家,并称“中兴四大诗人”。
杜思恭,字敬叔,当时为昭州(今广西平乐)太守,与陆游是同乡好友。他到广西为官后,仍与陆游保持密切的书信往来。杜思恭去信向陆游索诗,南宋庆元丁巳三年(1197年)正月二十四日陆游便给他寄来了《自警》、《读李泌事有感》、《闲趣》、《白首》、《太古》、《舟中戏书》、《春近》等七首诗及信札一封。这些诗后来都收录在《剑南诗稿》中。
杜思恭想,自己一生风尘仆仆,行踪不定,万一哪一天把陆游的墨宝遗失,那就不好办了。于是在当年的四月,杜思恭命工匠把陆游的诗札刻于水月洞崖壁上,“与世人共之”,并在跋记中赞它“语精而墨妙。”
由于当时金人的入侵,南宋王朝屈辱苟安,腐败不振,陆游郁郁不得志,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政治抱负难得实施,只好隐居家乡,把满腔热情倾注在诗歌创作之中。他是我国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示儿》诗中那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诗句,流传千古,为人传颂。例如刻在象山水月洞内《白首》一诗中的“玉关青海今安在?麦野桑村送此生”和《舟中戏书》一诗中的“平生万事付之天,百折犹能气浩然”,诗句明白晓畅,雄浑奔放。让人读罢,不得不为之动容,使人精神振奋,激励斗志。当时陆游已是七十三岁的古稀老人,穷居家乡,体弱多病。在《闲趣》一诗中的“岂惟自得闲中趣,要遣儿孙世作农”,洋溢着拳拳爱国之心,强烈的爱国热情溢于言表。
尽管人们并不太清楚,陆游是否知道自己的诗札刻在象鼻山。但从陆游的落款“庆元丁巳正月二十四日笠翁陆游务观书”中,可以透出一点消息。落款中既有名,又有字,又有号,显得很慎重。不像是朋友间的书信来往,而是赠书或题刻的落款形式。由此看出,杜思恭可能是跟陆游商量过刻石的事,陆游也答应了的。
“象山水月”为桂林著名的风景点,杜思恭之所以把陆游的诗札刻于此,是想从某个角度喻示陆游的诗是可与桂林山水同美之瑰宝,而且他的墨宝在桂林山水间将流芳千古。
上一篇:祥读桂林象鼻山
下一篇:张孝祥《朝阳亭诗序》